王洪梅:心灵的秘密花园——读林日暖《第三本日记》

作者:王洪梅 时间:2018-09-16 点击数:

作者简介:

王洪梅绥化师专1999级中文系毕业,系刊《月桥》第四任主编。现今为高中语文教师,黑河市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首届文艺评论家理论研讨班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小偏爱文字,大学幸遇恩师引导,先后在全国知名报刊发表散文、小说、育子手记近20万字。在各类文学赛事中获奖,在知名公众号“学语文”发表教育评论多篇。书评《天光云影 共赏池上》发表于《文汇报》,并被10余家报纸副刊或网站转载。散文集《逆风而行》于2017年出版。



《第三本日记》是“温情疗愈儿童小说系列”中的一本,而又有别于其它五本。因为这一系列图书中,那五本均是以特殊儿童和通常意义上的“问题孩子”为背景,讲述他们的不幸、遗憾与苦恼。唯独《第三本日记》讲述的是表面顺从的乖孩子——宋祈安的内心的困惑与苦恼,以及她自我疗愈的过程。

本书的作者林日暖是六位作者中最年轻的一位,是正就读于大学文学院的学生。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她在写这本小说前是做足了功课的。在创作初期,她拼力翻阅自己的人生经验,还采访了同龄人印象深刻的往事,通过广泛的阅读,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宋祈安为主体讲述了“乖孩子”自我成长的故事。这种做事踏踏实实的态度和清新的文风,让我在感佩的同时跟随作者的笔走进了这本长篇小说。

宋祈安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是地地道道的学霸,成绩总是年级第一,是班长,是老师的左膀右臂,是同学们的领路人,是长辈眼中乖巧懂事的孩子,这一系列的光环却“闪亮”不了妈妈的眼睛,因为在妈妈的眼中她还不够优秀。处于小学五年级的宋祈安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基本的是非观,开始对自己讨厌的事情说“不”,但是还不能冲破束缚,去挑战不大好的社会现象。当然,连很多成年人也不能完全做到。

梦中的山洞是宋祈安的理想国,在那里动物之间团结有爱和谐相处,没有对弱小者或后进者的歧视。在梦中的山洞,化身为小狐狸的她在与动物朋友的相处中学会了自我反思。她从中知道应该抓住李小毛绘画好的优点,让他重拾自信;她学会了宽容,并主动与竞争对手夏薇化解矛盾……最终在经历了参加奥数竞赛的历练,在经过是去公立学校还是去私立学校读初中的抉择,在看到李小毛辍学的无可奈何,在与父母回乡受到了大自然教育后,宋祈安实现了心灵与思想上的成长。

日记是每个人成长阶段不可或缺的朋友,既有受之于老师父母的任务驱动型日记,更有吐露心扉的私密日记。宋祈安两者都有,只不过第三本日记是她有了一定思考力和独立意识后的有别于前两本的日记。她把它藏在最隐秘的角落,只是在心中有困惑、有冲突、有挣扎、有思考的时候才会拿出来向它一吐为快。只有在这个心灵的后花园里,她才能摘下面具,卸下伪装,做真实的自己,说自己平时不敢说的话,表达自己平日不会表达的想法。

值得庆幸的是,宋祈安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一个能与自己心灵对话的窗口。在这里,她找到了许多问题的答案,治愈了一些隐秘的“疾患”,纠正了她对这个世界的某种认知。在宋祈安遇到困惑和苦恼的时候,可以在这本日记上记录她的心路历程,第三本日记,也见证和回应了宋祈安的转变与成长的水到渠成。

作者初涉小说领域,能把这本小说写得如此深广,实属不易。从小说的结构来讲,标题“第三本日记”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诸多情节应是围绕它而进行的。但理清小说情节时也不难发现,小说开头重笔描写“第三本日记”,介绍了宋祈安在这本日记里记录的一件小事,此后就很少提及这本日记,结尾只是一句话——“她觉得日记本有一个就够了”。这样,“第三本日记”的“事件性”作用就淡化了许多,从而成为带有象征色彩的“精神性”线索,也就是说,作家并不需要随时提及。这种写法,使作品多了一种文体实验的可贵尝试。

小日记,大用途;小事件,大隐喻。这本日记也在默默提醒现实中的家长们,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对孩子内心世界的认知和体察。每个孩子的心灵中都有一个“秘密花园”,更需要家长去悉心照拂。

版权所有:沙巴体育足球投注官网-欧洲杯指定平台 院长信箱:gaowenli001@126.com   电话:0455-8301205

XML 地图